THE9LIFE

makes memorable places

投票

在日本除了工資正常水平一半,職場上遇到很多閪人,這兩項之外,

這裡的生活工作基本上找不到其他投訴的籍口。略過生活上的不細說,如治安超好,城市環境清潔優美,到處都有公園,隨便一間餐廳都好吃等等。這裡工作,客戶很尊重設計師。明白設計是怎樣的工作,明白設計對他的生意/生活帶來什麼價值。地盤師父尊重自己的工作,職人さん押上自己的信譽,很難沒有質素。設計師們明白自己的責任,賣身程度地投入工作,因為這樣的土壤上都做不了好作品實在太慚愧了。

遇到不可理喻的處事方式時,他們常以一句 this is japanese style K.O. 我,令我即時熄咪。言談間常聽到說我們日本人如何如何。這並不是自大,他們也會説出日本人的問題,但 this is japanese style 所以即使有問題也頑固地不改善。他們很清楚身為日本人的身分,怎樣的歷史文化和社會環境,造就怎樣的日本人,有優點也有弱點,不自大也不自卑。這種身分認同令他們團結有歸屬感,構成我們看到今天的日本。

反觀自己,在國外遇到香港人不但不相認,還盡量裝沒看到。在香港,人才、設計、藝術、要到外國打個轉才受人欣賞。看到強國人的野蠻行為,雖然開始意識到我們的不同,但對自己的身分還是很模糊,往往要靠外面的認同,或對比別人的不同才清楚。這兩年發生的事,社會變得愈來愈差。我們覺得香港從來都沒有香港人的份,變得再差也沒有辦法救。這種無力感,加上身分的自卑感,令我想離開這裡。朋友都勸說可以不回來就盡量不要回來。

最近一鼓念頭突然擴闊我們的想像。以往我們只知道討厭什麼,現在我們有機會ff一下我們喜歡什麼。有我們份參與的香港會是怎樣的香港。宏大的先不說,首先香港護照封面重新排版,最好有挪威或瑞士護照同等質素。樓下就有好吃的老字號雲吞麵。少些商場,多些公園球場。有機會參與規劃街道城市、大小基建。人才回流,各展所長。我們知道這裡是怎樣的香港,我們是怎樣的香港人。

朋友對我說香港和日本的不同,是在日本談理想,他們聽得懂。香港的我們太現實太懂事,錯過了很多可能性。香港到了這地步要自救,或者不能再靠修補一個不想要的,而是建立一個想要的。

九月四日,大家記得投票!

Leave a Reply

%d